Page 34 - 嗇色園主辦可信學校(四十五周年校慶紀念特刊)
P. 34
四十五載
網
上
網上教學學
教
校內教師一向追求卓越的教學表現,所以不停自我進修,利用科技的發展便利,配合不同的教學法
提升教學效能,讓學生可以學得更快、更廣、及更深入。早於2017年,學校已在不同的年級,嘗試以互
動電子白板進行日常教學工作,教師均認同學生比以往更為投入及積極,而且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亦見
頻繁,對於學生的學習有莫大幫助。有見及此,校方決定向優質教育基金申請撥款,成功為校內所有課
室和特別室增添所需器材(電子白板、平板電腦),除了器材之外亦有電子學習平台供師生使用,更重
要的要藉此培養學生的主學能力。
校方利用網上學習平台,為學生建構一個多元化的電子學習教材庫。現時中文、英文、數學及常識
科的電子學習教材,已多達400個,而且還會不斷增加及更新相關內容。學生可按學習內容進行不同的自
學任務,例如:課前預習、重溫英文字詞的讀音、課後延伸活動、範作欣賞、網上小測、存放個人學習
資料、小組討論等不同項目。
近年,學界倡議「翻轉教室」的教學法,學校亦積極推展有關工作,配合學校關注的自
主學習,教師會利用網上教學平台,要求學生在家中進行課前預習(觀看教學短片、完成課
Ho Shun Primary School (Sponsored by Sik Sik Yuen)
前小測、與同學討論學習內容、自我評估進度等),學生掌握上課當天的基本學習內容,然
後在課堂上進行分享,然後教師會再就學生的表現,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援,以互動的模式提
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達至以學生為本體的教學策略。另一方面,透過學習平台內協作學習的
功能,培養學生溝通能力,鼓勵學生互評及自評,從而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深化學生
對課題的認識,處理學習難點,以提升學習成效。
因疫情而深化的網上教學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關係,在2020至2021年間學校斷斷續續地暫停面授課。為了
把疫情對莘莘學子的影響減至最低,學校只可透過電子學習平台及網上視訊會議軟件(Google
Meet, Zoom)進行網上教學。而疫情期間,中、英、數、常、體育及視藝科任老師製作了大
量校本電子教材套,包括:教學短片、練習測驗、簡報、專題討論、主題自學網站等資源。
上課前學生先進行預習,然後在實時網上教學中,教師則會講解課本的重點和解答學生的疑
難,更會分析學生的練習測驗結果,解釋大部份學生做錯的題目。讓學生的學習以新常態形
式得以延續,把疫情的影響減至最低,這亦是學校推展網上教學的一大亮點。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