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開學,開辦上午校一至四年級,共二十二班。
李元炳先生擔任校監、楊炳麒先生擔任校長。
開幕禮於1975年12月30日舉行,由助理教育司林達鎏司憲主禮。
開辦下午校,由黃北學先生擔任校長。
上、下午校舉行第一屆畢業典禮,畢業生達150人。
為照顧個別差異,本校增開啟導班(即現今之加強輔導教學計劃班)。
本校辦學初期,課外活動已頗多元化,組織有童軍、幼童軍、舞蹈組、歌詠組、節奏樂組、牧童笛、美勞組、閱讀圖書組、中英文朗誦組、中英文書法組、籃球隊、田徑隊,乒乓球組,每星期進行訓練,此外,並舉行各種學術比賽,使學生在五育方面得以均衡發展,並奠下優良的傳統。
本校建校五周年,上下午校畢業班共9班,畢業生人數達380人。
舉行十周年紀慶暨開放日。
九月一日開始,改為全日制小學。
陳章先生於該年6月起擔任本校校監。
十五周年暨開放日。
增設電腦室,共設置15台電腦,率先推行電腦輔助教學。
五、六年級率先增設普通話科。
梁福澤先生擔任本校校監。
九月加入「學校管理新措施」計劃。
一年級採用目標為本課程。
二十周年紀慶,典禮由荃灣高級教育主任詹仲乃先生主禮。
校長楊炳麒先生榮休,簡伯康校長履新。
採用學校行政管理系統(SAMS),學校行政電腦化。
學生成績表採用電腦編製。
簡伯康校長因事離任,雷家琳女士署理校長職位。
普通話科成為1-6年級核心課程。
下學期擴至十五班。
於課後增辦「新移民適應課程」。
成立「家長教師會」,主席為文嚴麗娟女士。
李耀輝校監及何觀球校長履新。
全校班數增至二十二班,更新電腦室設備,為三至六年級開設電腦課程。
嗇色園向優質教育基金成功申請撥款六百多萬為各屬校建立內聯網,本校亦為受惠學校之一。
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增設陶瓷室。
一至六年級增設電腦科。
增加導修課,以加強對學生的功課指導。
班數增至24班。
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購置16台電腦於啟導班推行電腦輔助教學。
創辦校報「可信園地」。
伍國強校監履新。
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增設「資訊科技電腦學習中心」,使本校電腦教學向前邁進一大步。
選出第二屆「家長教師會」委員,由黃鮑慧儀女士任主席。
獲教育署撥款進行學校改善工程。
雷副校長及陳換老師參加教育署舉辦之學校發展計劃--「照顧學生能力差異」之{北京學校訪問活動}。
本校參予荃灣英語教學支援網計劃。
首次採用購買學生輔導服務的形式,聘一全職輔導人員長駐學校。
運用全方位學習概念,發展課程統整及專題研習,進行集體備課。
獲優質教育基金及香港賽馬會撥款安裝全校課室空調系統。
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推行「愛孩子,愛讀書」閱讀計劃。
學校改善工程於12月中動工。
開始教統局推行之「外籍英語教師計劃」。
教統局資助舉辦中國文化交流活動,安排13/12/2002參觀深圳民俗文化村,4/3/2003參觀深圳蓮花山公園及洪湖小學,每次約有師生及家長50人參加。
陳炎培先生擔任本校校監。
教統局質素保証視學組安排於28/10/03至3/11/03來校視學。
全校課室安裝教學用電腦。
本年度第一次教師專業發展日於25/10/03(星期六)在本校音樂室舉行,主題是「課程統整」工作坊,邀請到香港教育學院蘇詠梅博士主講。
5/11/03(星期三)上午10時至12時教統局副秘書長鄭恩賜先生探訪學校及觀課。
2003年11月至2004年7月,參與東華三院「STAR親善大使」—英語訓練計劃,選派12名小四至小五學生參加。
在一、二年級課室安裝投影機。
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推行「樂善人生」校本課程統整計劃。
本校將上課時間改為45分鐘一節,以增加教學效能,並增加早讀課,以加強學校的閱讀風氣。
學校改善工程完成,增設一系列特別室。
教統局撥款百多萬元供本校購置家具及鋪設電腦網絡。
本校參加了視像中國計劃 V-CHINA 及京青港小學協作計劃 3I PROJECT,讓學生能有機會與北京及青島的學生在網上進行協作研習活動,學生將利用KC平台交流三地有關環保的知識。交流學校:北京華嘉小學及青島同安路小學。校長 與陳育鳴主任 IT 及吳素敏老師於 3/11–6/11 到北京交流。
本校與東華三院余墨緣綜合服務中心及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合辦之「暑期多元智能發展」興趣班,日期為1/8/2005至16/8/2005逢星期一、二、四、五(下午2:45~4:45),是次活動學生反應甚為熱烈,共有135人參加。
新聘請之外籍英語教師來自西澳洲,名叫TINA RUSSELL。
率先成立法團校董會,並選出教師及家長校董。
選出第四屆家長教師會委員,由高太擔任主席。
籌備成立校友會,並設立網頁供舊生登記。
於十二月三日舉行三十周年校慶暨校舍改善工程新教學大樓開幕典禮。
2005/2006年度本校獲EMB專科教學津貼$287,880,可多聘一位教師 。
3I「跨科、跨校、跨地」PROJECT — 本校在參加由QEF贊助的3I PROJECT,學生透過KC網上平台與順德區樂從岑松江小學的學生作網上專題研習。
「VITAL」課堂優化計劃 — 於04/05年推行在二年級英文科推行,由教育學院派出一隊專家指導P.2四班英文科任對教與學進行深入研究,目的是令到教與學都更有效地進行,教育學院對本校參與教師的表現有高度評價。
家長校董之選舉已於2006年11月8日(星期三)順利舉行,結果由楊麗女士當選家長校董,陳燕平女士當選替代家長校董。
第七屆家教會會員大會暨執行委員就職典禮安排於2006年12月15日(星期五)。
11月參加了本校參加由教統局舉辦的「小學校長及主任教學領導提升計劃」,稍後更安排華南師範大學的導師於11月27日到本校駐校一天,觀評三節中文課,共同探討改善與跟進方法,達致教學領導提升及持續發展之目的。
本校特定2月5日至9日為「中國文化周」,在該周,各科將於地下有蓋操場展示有關中國文化的展板,並舉辦各種大型學習活動,活動包括童謠歌唱比賽及普通話唐詩朗誦比賽。
本校於四月三十日、五月二日及五月七日進行常識科重點視學。
本校校友會在2007年6月29日成立,當晚假本校七樓禮堂舉行第一屆幹事就職典禮暨會員大會,並由本校校監黃錦財先生擔任主禮嘉賓及為第一屆校友會幹事進行委任儀式。
27/10 嗇色園主辦可風可信合作事宜工作小組正式成立,並由兩校副校長擔任統籌角色,旨在加強兩校的溝通及聯繫。
14/12 舉行第八屆家教會會員大會暨執行委員會就職典禮及聖誕聯歡晚會。
25/1 「粵港姊妹學校締結計劃」姊妹學校中山小欖鎮九洲基小學由2 位中山市教研室教研員及小欖鎮教育辦公室副主任帶領一行12人於1月25日到訪本校,作行政及教學交流。
26/1 嗇色園主辦可信學校校友會舉行會員大會,由主席黃家華先生(本區區議員)主持。
29/1 進行「08奧運‧樂在可信」跨學科活動。
28/2 嗇色園屬轄小學第一屆聯校運動會於2月28日在城門谷運動場舉行,當日四校出席師生共有1,400多人,本校出席人數亦有300多人。
11~12/4校董會成員與本校全體教師前往中山市小欖鎮九洲基小學進行為期兩天教師專業交流。
26/6 ~28/6 「我做得到小戰士」學生國內體驗交流計劃有20位學生參與,由4位老師及3位東華三院導師帶領,此行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認識祖國文化,體驗鄉村生活,以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及積極的人生觀。
18/12 本校之「校園電視台暨遠程教室啟用典禮」於2008年12月18日舉行,由教育局總學校發展主任(荃灣及葵青)溫啟良先生蒞臨擔任主禮嘉賓,在典禮進行期 間,本校得到國內姊妹學校佛山南海裏水旗峰小學及浙江寧波太古小學之領導「實時視像」祝賀,使本校之資訊科技教學踏上新的里程碑。
19/12 舉行第九屆家教會會員大會暨執行委員會就職典禮及聖誕聯歡晚會。
20/1 中山市小欖鎮九洲基小學一行三十多人蒞臨本校進行學生成長及德育教育之專業交流。
馬澤華先生擔任新一屆法團校董會主席。在法團校董會之下成立不同工作小組包括學校持續發展監察小組、提升英語學習能力工作小組、 三十五周年校慶籌備工作小組、中樂隊籌備小組、空中花園籌備及工程監督工作小組,以及對外聯繫組,並分別由施自立顧問、黎澤森校董、黃植煒校董、余君慶校 董及黃耀恒校董擔任各小組召集人,而其他校董及教師則擔任成員,共同推動學校發展。
本校正式於小一推行小班教學,大大提升教學效能,對有個別差異的學生之照顧更為理想。
於5月5日舉行了三十五周年校慶啟動禮,並由嗇色園董事會副主席黃錦財先生應邀擔任主禮嘉賓,在馬澤華校監及全體校董陪同下,與數百家長及師生,完成是次啟動儀式。
提升英語學習能力工作小組於6月22日在學校禮堂舉行英語歌唱比賽,比賽分高、低年級進行。比賽評判由該小組成員包括黎澤森校董、林先開校董、黃耀恒校董及李偉基校董擔任,嗇色園教育委員會副主席關健暢先生更擔任頒獎嘉賓並致勉勵辭,令會場格外生輝。
本校三十五周年校慶於9月17及18日舉行,慶典當日邀得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馬豪輝律師SBS太平紳士及嗇色園董事會主席李耀輝監院蒞臨主禮。
三十五周年校慶視覺藝術作品展於12月4及5日於荃灣大會堂展覽館舉行。承蒙荃灣區議會主席周厚澄議員GBS,JP、荃灣區小學 多元化體育活動推廣計劃召集人陳偉明議員MH,JP、教育局總學校發展主任(荃灣及葵青)林漢荃先生、荃灣民政事務處署理高級聯絡主任盧偉綾女士、嗇色園 主辦可信學校三十五周年校慶籌備工作小組召集人黃植煒校董、黎澤森校董等蒞臨主禮,令開幕典禮非常熱鬧。
何觀球校長正式榮休,本校朱遠球副校長晉升為新一任校長。
為促進學校持續發展,可信學校法團校董會特於8月29日上午於嗇色園鳳鳴樓舉行校董.教師學校發展工作坊,題目為【建立一所高效能學校】,參加者除了包括新一屆校董會成員外,也有可信學校資深教師的出席,彼此在一個和諧協作的環境下,共同探討學校的發展方向。
9月10日朱遠球校長與郭雅志老師前往葵涌浸信會為該校家長主講小一自行派位機制及介紹本校英文科課程之特色,出席者有80多人。
9月17日葵青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有限公司帶領了70多名家長參觀本校,並在六樓禮堂進行簡介會。
10月27日佛山市實驗學校,由廣州團校聯繫人李潔卿老師帶同實驗學校張鳳妍副主任、羅俊玲副主任與及48名三、四年級學生一行53人,到訪本校,學生還進入課室與本校學生一同上課,一同午膳,充份體驗香港小學生的校園生活。
12月16日嗇色園主辦可信學校舉行了新一屆家長教師會就職典禮,荷蒙馬澤華校監、嗇色園主辦可風中學家長教師會主席莫遠輝先生、葵青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李志豪先生蒞臨主禮。
本校六年級6位學生獲荃灣民政事務署邀請在荃灣雅麗珊中心參與該署所舉辦“2011/2012學年度荃灣區私人樓宇管理證書課程”結業禮暨居民聯絡大使計劃分享會中擔任短劇之演員。
在法團校董會之下成立綠色學校工作小組,推動環保教育及活動。
本校6A班學生陳可瑩獲得由傑出青年協會主辦首屆「明日領袖獎」。高蘊婷同學則獲得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
2月9日舉行家長教師會資源室啟用禮,當天由家長義工負責會場佈置,並準備食物予來賓享用,氣氛熱鬧。當天出席活動除了有三十多 名家長外,還包括法團校董會成員,分別有馬澤華校監、黃植煒校董、林先開校董、黎澤森校董、梁理中校董、梁永康校董、蕭麗娟校董及胡秀屏校董,透過是次活 動,加強了家校溝通,也透過資源室啟用,大大增加家長到校的機會。
可信學校為了實踐「家」「校」合作的理念,特於2月23日上午舉行首次家長、校董新春團拜聯誼聚會,出席的校董及家長人數共有30多人。
本校中樂隊獲葵青區家長教師聯會邀請於順德聯誼會李兆基中學舉行之【2012年會員大會暨家長學院畢業禮】擔任表演嘉賓,當天分 別演奏了四首曲目,分別是【聖誕鐘聲】、【鳳陽花鼓】、【崖上波兒】及【八月桂花遍地開】,演奏完畢後得到與會者一致讚賞。透過是次活動既提升了本校中樂 隊之水準,也給了演出學生一次難忘的經驗。
12月14日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教育考察代表團一行29人,到訪本校,期間除了參觀校園設施外,更進行中文、英文及數學科觀課,並與學校領導和教師溝通對話,對課堂教學、學生作的業量、作業內容、作業形式、作業檢查及作業評價的一些做法作出意見交流,獲益良多,期間更互相致送紀念品。
12月14日嗇色園主辦可信學校舉行了新一屆家長教師會就職典禮,荷蒙馬澤華校監、嗇色園主辦可風中學家長教師會主席莫遠輝先生蒞臨主禮。
1月23日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太平紳士及教育局副秘書長蒞臨本校諮商教育政策。
本校家教會於2月8日參與可風中學學生會舉辦之年宵攤位活動,當天有共8位家長義工及委員協助佈置攤位及推銷產品。場面熱鬧,充份表現兩校合作的良好關係。
本校為了實踐「家」「校」合作的理念,特於2月22日上午舉行家長、校董新春團拜聯誼聚會,出席的嘉賓、校董及家長人數共37人。
家教會的親子燒烤同樂日在3月23日(星期六)下午在錦田鄉村俱樂部舉行,參加人數達130多人。
本校手球隊及足球隊分別接受星島日報【親子王】及【運動版圖】之訪問,訪談得獎心得,既提升了本校校譽也有助推廣有關運動。
本校30名四年級學生於3月25日至27日參與由教育局委託和富社會企業主辦之學生交流團,題目為「走進農村--廣東山區體驗服務之旅」,舉行地點為廣東省清遠市。
朱校長須於5月6日至5月11日前往北京進行交流學習,是次「香港小學校長領導研習班」是由教育局專業發展及培訓分部師訓會及學校領導發展組策劃,內容分別是,專題講座、 參觀學校、企業考察、參觀國內特色企業及文化考察。
本校參與由社會福利署提供《由學校提供無薪工作機會給社會服務令的服令人士計劃》,為本校改善環境設施,為期一年。
為了加強本區幼稚園及坊眾對本校的認識及了解,學校已於5月24日及25日舉行幼稚園觀校暨開放日。本區三間幼稚園共有150多 人出席,當天各學生除了參觀校舍設施外,也參觀了天文帳篷、電子課程作品、吹氣彈床及天氣報導等活動。而5月25日(星期六)當天更特別舉行英文歌唱比賽 及綠色環保活動頒獎禮,氣氛熱烈。「香港˙中山學生體育交流活動」於5月30日及31日舉行。是次到訪的是中山市小欖鎮西區小學,參與學生有30人,校 長、副校長及三位教師及2位家長校董隨團,並與該校學生進行了體育交流。
獲獎紀錄
黎澤森先生擔任新一屆法團校董會主席。在法團校董會之下成立不同工作小組包括學校持續發展監察小組、提升英語學習能力工作小組、 中文科工作小組、英文科工作小組、數學科工作小組音樂、視藝科工作小組、綠色環保學校工作小組、可風可信合作事宜工作小組、風信子與及對外聯繫組,並分別 由不同校董擔任各小組召集人,而其他校董及教師則擔任成員,共同推動學校發展。
9月27日在城門谷運動場舉行了2013/14年度學校運動會,當天賀蒙黎澤森校監、馬澤華顧問擔任主禮,比賽項目分為田賽與徑賽,並在高年級、中年級間 進行。另外亦邀請了同區三間幼稚園學生出席,並同時進行親子比賽,氣氛熱烈。透過是次運動會提昇了學生的運動意識,強化團隊士氣。
朱校長獲教育局邀請在11月11日、13日至15日及20日擔任外間評核人員,並將是次視學體驗與教師分享,有助進學校的發展。
本校獲教育局撥款30萬以提供適切支援幫助非華語學童學習中文。
本校獲教育局撥款72萬以重髹學校外牆,工程將於暑假期間進行,預期八月中完成。
本校家教會於1月27日參與可風中學學生會舉辦之年宵攤位活動,當天有共9位家長義工及委員協助佈置攤位及推銷產品。場面熱鬧,充份表現兩校合作的良好關係,也達至兩校家長教師會合作之期望。
本校為了實踐「家」「校」合作的理念,特於2月28日上午舉行家長、校董新春團拜聯誼聚會,出席的嘉賓、校董及家長人數共37人。
本校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搬款29,000元推行有機耕作區項目。
本校獲香港基督教服務處頒發2013年度「關愛校園」榮譽獎 。
家教會親子旅行在3月22日(星期六)在屯門蝴蝶灣舉行,參加人數達200人。
為了加強本區幼稚園及坊眾對本校的認識及了解,學校已於4月11日及12日舉行開放日,主題為綠色學校。當天更特別舉行綠化牆揭 幕典禮,出席者包括馬澤華伉儷、黎澤森校監、李偉基校董、高榮輝校董、柯女士、柯詠儀小姐及程競達校董均蒞臨指導。兩天活動展示了學生作品及成就,讓來賓 可參觀學校之餘,也可以參與不同的活動,藉此加深各參觀者對本校的認識。
「北京四天交流活動」於4月16日至4月19日舉行。透過是次考察提供機會讓學生活用常識科所學,實地進行中國具文化特色的景點 做研習,強化學生知識和概念,加深對我國歷史、文化及建築的認識。是次參與者共有27名,並以五、六年級學生為主!行程完畢後,更須完成研習冊,以便回港進行分享。
新加坡洛陽小學一行二十人於6月3日下午二時到訪本校學習與交流,聽取本校推行綠色學校之 經驗,並由校長及副校長接待,學生間則進行經驗分享 。
本校6A班鄭雨芊同學參加版中國語文教育研究學會主辦中國語文菁英計劃2013-2014奪得銀獎 。
由數多酷研習社及香港科學館主辦首屆全港少年數多酷大賽本校奪得少年組校際隊冠軍及由鄭芷珊同學取得少年組冠軍 。
2014年暑假,本校獲資助完成以下工程項目:
10月10日在城門谷運動場舉行了2014/15年度學校運動會,當天賀蒙黎澤森校監、古澤銘大律師及馬澤華顧問擔任主禮,比賽項目分為田賽與徑賽,並在高年級、中年級間進行。另外亦邀請了同區三間幼稚園學生出席,並同時進行親子比賽,氣氛熱烈。
校外比賽殊榮
由中華文化體藝協會舉辦第一屆中華兒童朗誦錦標賽2014 2A班張兆輝及2C班洪美盈獲英語二人朗誦組冠軍、2B班江凱瑩及2C班曾子揚獲英語二人朗誦組亞軍。科學家學會獲香港電子科技教育學會及今日校園頒發風車發電設計大賽一等獎 。接力隊分別獲聖公會主愛小學及梨木樹天主教小學冠軍。6C 藍添樂獲屈臣氏集團頒發香港學生運動員獎。中國舞組獲屯門區舞蹈比賽銀獎。梨木樹邨屋邨管理諮詢委員會主辦「減少廚餘」填色 比賽3A梁宇茵獲小學組冠軍。第二屆「全港少年數多酷大賽」陳杏雯同學於沙田分站獲得唯一一位獎項學生,獲大會頒發1000元現金獎。數學組參與由獅子會中學舉辦的獅子盃小學Rummikub智力棋比賽,本校獲得團體獎冠軍 ,6A班張嘉俊則獲個人冠軍。
本校家教會於1月26日(一)參與可風中學學生會舉辦之年宵攤位活動,並開設一攤位以售賣爆谷及棉花糖為主,本校家長義工及委員均到場協助佈置及推銷產品,場面熱鬧。
本校獅藝隊獲荃灣區家長教師會聯會邀請於3月7日(六)下午前往寶安商會王少清中學新春團拜活動中表演,學生表現穩妥,甚獲好評。
本校中國舞組於3月9日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六樓宴會廳舉行之「2015年香港道教日」擔任表演隊伍。
本校獲教育局邀請於3月14日(六)下午12時30分前往香港禮賓府進行參觀活動,出席者共25人,是次活動能有助擴闊學生視野及體驗。
獲獎紀錄
本校獲香港基督教服務處頒發2014年度「關愛校園」榮譽獎。本校6A張嘉俊同學於獅子會中學主辦全港獅子盃Rummikub比賽中獲個人冠軍,校隊則獲團體冠軍。中國舞組於屯門區第二十九屆舞蹈大賽中獲頒銀獎。6A 蔡浚喬、郭思慧及5A班黃俊寧、潘美欣獲教育局資優教育組頒發香港科學青苗獎二等獎及三等獎
為了加強本區幼稚園及坊眾對本校的認識及了解,學校已於4月17日(星期五)及19日(星期日)舉行開放日,主題為綠色學校。4月17日主要參與者是幼稚園學生、家長及教師,當天各學生除了參觀校舍設施外,也參觀了天文帳篷館、校園電視台等活動,同時更特別舉行可信學習徑開幕典禮,增加了校本學習元素。兩天共開放了多個特別室,並展示了學生作品及成就,讓來賓可參觀學校之餘,也藉此加深對本校的認識。
「新加坡四天交流活動」已於3月30日至4月2 日舉行,透過是次考察提供機會,讓學生進行參觀、交流及文化體驗活動,增加對新加坡認識。行程完畢後,各學生更須完成研習冊,以便回港分享。重點學習活動包括每個景點須進行調研及紀錄及體驗在新加坡德義小學上課學習的情況,校長及教師更與當地學校領導進行面談,交流辦學心得。
香港電台於5月21日到校為【醫生與你】攝錄節目,主題為『健康之聲』,透過本節目探討學童聲線的運用及介紹本校如何培育及跟進如何保護聲線,該節目將於8月中播出。
活動獎項
香港環境卓越計劃環境卓越大獎2014優異獎。6A班陳杏雯同學於第九屆Rummikub魔力橋世界大賽,取得香港區代表資格,將於10月份前往德國進行比賽,並獲贈免費機票及住宿。由ABC PATHWAYS SCHOOL 所舉辦的全港校際慈善創作比賽<夢飛翔‧快樂學習>6A班郭思慧同學獲優異獎。由香港拯溺總會主辦第十八屆全港拯溺隊沙灘大會操暨沙灘競技賽本校拯溺隊獲救生小鐵人服飾設計獎冠軍、救生小鐵人旗幟獎亞軍、沙灘跑接力賽(11-13歲) 冠軍、及沙灘跑奪標賽(男子11-13歲) 冠軍
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十九期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到訪本校進行學習,目標是希望通過拜訪,令學員增廣見聞。
醫療輔助隊與可信學校合辦醫療輔助隊少年團新界西地域第二中隊訓練地點啓用典禮。
鉛水事件:本校在九月中委託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為本校各飲用水系統進行鉛水測試,化驗結果是各個取水化驗之樣本均通過測試。
「西安歷史文化體驗之旅」,讓學生深入認識西安的歷史文化,了解昔日帝制的統治模式,並親身體驗及瞭解國內的學校生活。
本校獅藝隊獲救世軍梨木榭幼兒學校邀請,在新春學習活動中表演,學生表現甚獲好評。
新加坡Coporation Primary School探訪本校,商談綠色學校政策。
四十周年校慶典禮主禮嘉賓鄧竟成先生蒞臨本校接受校園電視台訪問。
參加嗇色園為屬校教師主辦之內地交流團,主題為自主學習,透過觀課、專業交流增加教師有關認知。
本校獲香港基督教服務處頒發2015年度「關愛校園」榮譽獎。
四十周年紀慶暨開放日。
四十周年紀慶視覺藝術作品展。
新加坡小學(Corporation Primary School、St Anthony's Primary School及Innova Primary School)到訪本校,就環保議題與本校師生交流心得。
獲得香港環境卓越計劃環境卓越大獎2015優異獎。
「火柴盒式校舍」:朱校長曾與其他小學校長於12月22日下午在政府總部與教育局基礎建設及研究支援部首席助理秘書長會面,就如何處理因「火柴盒式校舍」特有建築設計引起的問題進行討論,並商討有關改善工作的方向。
家教會事宜︰12月16日(星期五)本校舉行了新一屆家長教師會就職典禮,荷蒙黎澤森校監、可風中學家長教師會主席簡筱梅女士、香港交通安全隊高級總隊監陳義光先生、香港童軍總會荃灣區會朱淑芬副主席及蔡永熊先生擔任主禮並與出席校董、嘉賓、師生及家長共證盛事,場面熱鬧。當晚除了就職典禮外,學校亦安排了中樂隊、合唱團等表演項目,在遊戲環節中,各參加者均投入參與,相信新一屆家長教師會將秉承優良的傳統,使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相輔相成,必能共同培育幼苗成長。
本校獅藝隊分別獲救世軍梨木樹幼兒學校、世德幼稚園及香港旅遊發展局邀請於1月19日(星期四)、1月20日(星期五)及1月28日(年初一)分別前往該校、蒞臨本校及前往尖沙咀市中心進行新春表演活動,雖然學生年紀尚少,卻表現出色,因此深獲兩校校長及坊眾之好評。
承蒙無線電視台(TVB)之邀請,到校拍攝救急求生電視特輯攝錄事宜,旨在加強求生避災的意識。有關機構已於3月10日(星期五) 上午9:45-12:45,於本校為4A及部分4C班學生進行拍照及錄影,以作日後電視播放用。
本校朱校長、中英數三科科主任於3月10日(星期五)晚上在思源學校為家長及其他學校分享講題為「以評估如何促進學習?」,讓聽者反思評估與考試之意義。
朱校長於3月21日(星期二)接受青協「讚好校園」之邀請,接受該協會之訪問,主題為「校園醒獅隊」。
新加坡德義小學四位教師於3月13日(星期一)到訪本校與朱校長及中文科科主任譚慧詩副主任及胡建樂副主任進行訪談交流,以探討如何借鏡香港在新加坡進行中文作為第二語言及中國文化之學習,日後亦會進行其他方面之合作,以促進兩地教育交流。
朱校長獲教育局邀請將於9月26日至10月1日前往北京參加由國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合辦的香港教育界國慶訪京暨專業交流團。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JP. 於11月13日(星期一)探訪本校,此行的目的主要是視察有關火柴盒學校改善工程的概況,隨行到校包括高級物業事務經理(校舍工程)范劍鋒先生、屋宇保養測量師(校舍保養管理)高志強先生及高級學校發展主任(荃灣)林蘭芳女士、林大輝博士、津貼小學議會代表徐起鸝校長及詹漢銘校長,而為了接待有關嘉賓到訪,嗇色園副主席馬澤華先生、教育委員會主席暨董事陳燦輝先生、嗇色園主辦可風中學校監暨董事黎澤森先生、嗇色園學務秘書蕭紫君小姐、校監吳家權先生、校長朱遠球先生及副校長陳育鳴先生特別出席迎迓。總體而言,教育局與學校雙方對工程之質量與進度均表示滿意,校方對局方之配合表達衷心的謝意。
朱校長、吳仕泉主任、賴凱茵老師與本校10位六年級學生於11月14日至18日期間前往北京姊妹學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豐台市實驗學校進行交流,此行除了本校之外,亦有三所學校同行,主題為愛國教育的實踐,因此也先後參觀了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地點,加深了學生對中國歷史的認識。
本校獲教育局評估及考評局組邀請前往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作分享,內容主要是如何善用評估資料回饋學與教及如何按校本需要設計有效益的課業。日期為12月12日上午,本校分享題目為「實事求是,學教雙贏」,由朱校長、譚慧詩副主任、潘鳳蓮主任及吳仕泉主任與眾官小教師進行專題分享。
於12月9日(星期六)下午,本校家長義工共32個家庭前往嗇色園,由吳家權校監、陳拾壹校董及梁華樂校董帶領參觀黃大仙祠,並一同午膳,同日亦參加了在鳳鳴樓禮堂舉行之宗教文化分享會:八正道——超凡入聖,由唐秀連博士主講(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的客席講師)
朱校長參加了由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AiTLE)聯同教育局主辦之英國「電子學習、STEM及編程教育」教育考察團,同時亦會到英國倫敦出席不同教育科技及教學法會議及論壇,以及出席其中一個世界最大型的教育科技展覽 – BETT SHOW。日期為1月20日至1月27日,並於1月29日(一)回校。此行之經驗將有助提昇學與教、課程設計的質素。
新加坡德義小學三位教師於3月13日(星期一)到訪本校與朱校長及綠色學校小組進行訪談交流,以探討如何借鏡本校的經驗在新加坡進行綠色環保之推動,此行之後,將計劃在5月份帶同學生到本校進行交流。
5月7日(星期一)北京市豐台區實驗學校之師生一行32人到訪本校,除了到課室上課外,也參與了本校的音樂會,更一同參與獅藝、武術之學習,期間該校學生也在本校電視台進行了武術及舞蹈表現,是次到訪促進了兩校的交流,學生也增廣見聞!5月24日(星期四)新加坡德義小學(TECK GHEE Primary School)之師生到訪本校,就環保議題及實踐,與本校師生交流心得,學生環保大使亦會以工作坊形式展示所學成果,把環保教育推展至國際層面。
山東教育文化及經濟發展之旅
朱校長於5月20(星期日)至25日(星期五)期間前往山東進行「山東教育文化及經濟發展之旅」,是次活動是由山東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及山東省教育廳合辦並發出邀請,而往返機票及在山東期間之費用則全由主辦單位支付,朱校長在交流期間亦會分享本校之辦學特色,藉此增進兩地之教育交流。
本校透過區議員黃家華先生的協助,取得煤氣公司之贊助,於學校舉行端午節包糉子活動,舉行日期為5月31日(星期四),是次活動共完成了700隻糭子之製作,參與之義工有30多人!既發揮守望相助之精神,亦能體現共襄善舉之意義,因為製成品,除送贈予本校學生外,亦會送予老人院,讓學生體會家校合作下所發揮之關愛精神。
教育局已協助本校完成安裝樓層之入牆櫃及壁佈板,增加學校可存放教具的地方,亦增加了學生張貼作品的空間。
11月23日(星期五)上午本校全體教師一同參與由香港中文大學所舉辦的賽馬會「知優致優」專業教師發展日,主題是學生創造力的培育與創意教學,講座內容是作為資優教育三元素之一,提升學生創造力是推行資優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學生在發揮創造力的過程中,或需要經歷不斷嘗試與失敗,這些經歷能培養一個人的心智,並調整看待事物的心態,這些都是重要的學習歷程。然而,目前本地的教育系統不大重視學生的個人發展,要求學生遵循規範,導致學生從小到大只接受知識的灌輸,追求標準答案,壓抑學生自由發展空間及阻礙學生創造力的發展。是次講座旨在釐清一些有關創造力的概念、創意教學的原則和策略,並重點帶出教師可如何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和提供空間讓學生發揮創意,包括設計具創意教學元素的課堂和活動。講座將提供教學實例、互動分享和討論環節,共同深入探討相關問題,並由李雅言博士、陳麗君博士主講。各教師參與講座之後,也深感受益,評價正面。
為了推動資優教育,旨在介紹推行校本資優教育及在一般課堂上照顧資優/高能力學生的學習和情意需要的策略,本校特與同區梨木樹天主教小學共同舉辦教師發展日,日期是12月7日(星期五),地點在本校禮堂。分享會當天曾探討以下題目:資優/高能力學生的一般特質及學習需要、照顧資優/高能力學生的一般策略(各科教學事例展示)、統籌及管理校本資優教育的策略(包括他校成功經驗)及照顧資優/高能力學生情意需要的策略,參與人數共一百多人,各教師均感受益,加深了對推動資優教育的認識。
本年度幼稚園及小一開放教室於12月份分三天進行,每天共開放兩科。開放教室的目的是讓學生家長透過認知性的觀課及觀課後之分享活動,瞭解本校學生在校學習情況及學校發展方向,並祈本校學生家長能有效地配合學校發展,協助子女各方面的成長。
1月19日(星期六)上午舉行【信園】啟用典禮,當天嗇色園馬澤華主席、黎澤森副主席、吳家權校監、其他校董及嘉賓蒞臨主禮,在一個簡單而隆重的儀式下與本校全體師生一同見證【信園】的誕生。當天眾嘉賓先一同打開禮盒,在內的氣球隨即冉冉升起,象徵【信園】發展一日千里,同時為了紀念是次典禮,有關石碑將掛於【信園】內,其後出場助慶之麒麟和醒獅亦舞動誌慶!【信園】啟用後,本校將會朝虛擬實境方面發展,我們期望讓參觀者親身體會植物的生長環境、情況,以培育懂得珍惜自然資源的態度!啟動禮完成後,學校隨即舉行開放日,主題是自主學習,透過展示自訂教材、學生習作,教具展示與及攤位遊戲,讓參觀者明白本校推行有關項目的情況,氣氛熱鬧。
2月22日(星期五)為了提升學生的健康生活習慣和認識更多不同類型的運動,本校有幸得到紀利華木球會的支持,為本校舉辦一個「小學運動同樂日」。當天五年學生前往紀利華木球會進行網球、木球和草地滾球三種不同的運動體驗,更有魔術表演和簡單記憶學習法。內容精彩豐富,既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亦有助學生的全人發展,當日陳校董、朱校長及4位老師也一同出席了有關活動。
2月23日(星期六)本校獅藝隊獲可德幼稚園暨可德幼兒中心邀請,為其三十周年校慶暨嘉年華進行開幕表演,當天演出順利,獲嘉賓嘉許,同時令會場氣氛更見熱鬧。
3月1日本校粵劇組、獅藝及麒麟組一同出席在梨木樹邨龍珠廣場舉行之祝福社區活動,當天街坊眾多,本校學生因為訓練有素,因此面對眾多觀眾,也並不怯場,表演項目表現出色,深獲坊眾之讚賞。
3月15日(星期五)新加坡GONGSHANG PRIMARY SCHOOL五位教師及30位五年級學生到訪參觀本校綠色學校設施及與學生進行交流學習。
為讓學生擴闊視野,認識韓國科技之應用及措施,本校於1月21日至25日(星期五)舉辦「韓國五天STEM考察團」。STEM是指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綜合應用,本校希望透過是次活動能拓寬學生對STEM教育的眼界。是次活動共有28名六年級學生出席,先後到訪首爾市立科學館、國立果川科學館、MBC World、KBS韓國放送社、DMC數碼媒體城、Digital Pavilion、三星D'light、清溪川文化館、DDP東大門設計廣場、新堂創意空間、民俗博物館及參訪當地小學等,此行學生們都留下難忘的體驗,稍後亦會安排時間讓參加者作體驗分享。
3月19日(星期二)至23日(星期六)本校安排五年級30名學生參加「上海及杭州文化考察之旅」,除能增廣見聞外,學生更有機會與杭州的小學學生進行交流。活動行程包括:西湖景區、工藝美術博物館、手工活態展示館、京杭大運河畔、橋西古街、烏鎮西柵景區、上海城市規劃館、南京路步行街、黃埔江外灘、環保企業、城隍廟商業街、上海科技館、磁浮列車等透過相關活動加深學生對內地認識,強化國民身份的認同。
3月20日(星期三)至22日(星期五)為讓學生認識中國國情,本校四年級學生(40名)參加香港教育局舉辦「同根同心」計劃之「河源的水利建設及環境保育」交流團。計劃目的是學習河源水源的開發和保護,以及污水處理的工作;了解水利建設對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的影響。行程包括河源恐龍博物館、河源新豐江的旅遊設施、新豐江水電站及欄河大壩、飲料生產企業、萬綠湖及鏡花緣風景區、污水處理廠。使學生對內地的生態環境有進一步的認識。
本校已於2019年3至5月期間,舉行一年級家訪日,透過本校老師之探訪與家長會面,希望加強家校合作,並讓校方了解小一生在家中的學習情況,以便在下學期訂立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及管教方針,達到「家校雙羸」的目標。是次家訪,各家長對有關安排均表示欣賞,認為有效促進家校溝通。
本學年其中的一個關注事項是發展資優教育,培育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更是本年度學校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項。我們希望藉着舉辦不同的活動,讓學生發揮潛能,建立自信,盡展才能。舉辦「才藝匯演」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一展學習成果,透過公開演出累積表演的經驗,豐富其學習經歷。有關活動已於5月18日(星期六)上午於可信學校六樓禮堂舉行,當日表演的項目多達24項,表演節目內容方面有獅藝隊、少林拳、粵劇班、合唱團、書法、弦樂團等,當天出席家長約280人,學生表演人數多達403人,佔全校學生人數的92%,表演人次高達799人。
新加坡小學訪校
5月30日(四)上午新加坡德義小學(TECK GHEE Primary School)之師生一行34人到訪本校,就環保學習及實踐,在本校進行學習。本校分別以環保教育工作坊及中國傳統獅藝作為交流項目,而德義小學則以小組合唱作分享,當天兩校學生在一個輕鬆的氣氛下完結了是次交流活動。
中華禮儀先導計劃:本年度四年級與德育科協作,參與由中文大學舉辦之禮儀文明教育項目,以中文科為切入點,學習中國傳統禮儀及品德,並於德育科課堂活動實踐所學之禮儀項目。中文科科主任及德育科科主任於九月六日下午與中文大學項目支援人員梁振威先生進行會議,商討本年度如何落實將中國傳統禮儀及品德融入四年級中文科及德育科課堂內,推行中華禮儀品德習養,讓同學從小養成「敬誠謙和」的中華良好品德。初步計劃於十一月期間先以中文科《慈愛的媽媽》課文切入點,教授課文,並於德育課以清華大學中國禮學研究中心編寫之禮樂文明項目中級篇第六課「孝雙親」為延伸項目,教授學生如何從自身做起,於日常生活的行走坐臥、言談舉止間真正體現出孝之品德。
9月7日(星期六)陳副校長及陳以紅行政主任前往救世軍幼兒學校講解小一自行派位機制,藉此介紹本學年與幼稚園合作的項目。
開筆禮,在7/9(六)下午由陳副校長及劉老師,帶領約50多名學生及家長參與嗇色園本年度之開筆禮活動。
11月24日至27日期間,本校一行七人聯同嗇色園其他屬校校長及教師參加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主辦的<2019年臺灣自主學習節與適性教學應用論壇>,我們先後前往台北市金華國小、彰化縣草湖國中、南投縣溪南國小、台中市北屯國小、彰化縣田中國小等小中小學進行觀課。從是次考察所見,學生對學習目標均十分清晰,從課堂中同學的回應,他們均能說出所進行教節的學習目標。因材網的使用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及老師以學定教方面有很大的幫助,縱然我們暫時未擁有因材網,但箇中理念及教學的趨勢均值得我們參考及反思。
11月至1月間,進行一年級學生的家訪,透過本校老師探訪,與家長會面,藉此加強家校合作,並讓校方了解學生在家中的學習情況,以便下學期訂立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及管教方針,達到「家校雙贏」的目標。
本年度幼稚園及小一開放教室於12月2日至4日進行,每天共開放兩科。開放教室的目的是讓學生家長透過認知性的觀課及觀課後之分享活動,瞭解本校學生在校學習情況及學校發展方向,並希祈本校學生家長能有效地配合學校發展,協助子女各方面的成長。開放教室前,同級教師會共議教學設計,並完成教案及相關教材。教師完成教學設計後,由各科科主任給予意見,然後向校長及課程統籌主任講課,以作質素保證。整體來說,家長反應普遍正面,也欣賞教師的細心教導與學生的積極參與,並支持學校繼續舉辦開放教室活動,為學校的觀課文化開啟了新篇章。
12月17日至19日下午進行了本年度嗇色園聯校學與教優化計劃開放課,本校共開放六教節,以二年級中文、英文及數學科為主,並以電子學習作為主題,透過網上平台幫助學生學習,目的為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效能,經過多年硬件上的更新及軟件上的配合,電子學習已為本校的課堂教學帶來新景象。參與是次活動達25人次,有效提升屬校間的教學交流文化。
教育局鑑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持續擴散,宣佈全港學校由農曆新年假延遲復課日期至4 月20日
在4月19日(星期日)上午11:00至12:00,舉辦首次網上實時家長會,讓家長了解網課的安排,儘早為子女預備有關資源(如:電子器材、上網方法、家中學習位置等等),有關家長日的詳情,可在4月15日查看學校網頁的公佈。
教育局於5月5日宣布全港學校分階段、有秩序地逐步復課,原則上實施半日上課。一至五年級學生,最後上課日期由7月15日延後至7月25日,暑假改為7月26日(星期日)開始﹔六年級學生因要參與中學活動,放暑假日期維持不變(即7月16日起不用回校)。
本校的復課安排如下:
年級 | 復課日期 | 上課時間 | 課堂安排(課時) | 小息時間 | 放學時間 |
四至六年級 | 6月8日(一) | 08:15 (輔導 07:40) | 按上學期時間表所列之科目上課,不設早讀及導修課(每節課時改為30分鐘) | 10:15 ~ 10:35 | 12:35分批放學 |
一至三年級 | 6月15日(一) |
中華禮儀先導計劃:本年度四年級與德育科協作,參與由中文大學舉辦之禮儀文明教育項目,以中文科為切入點,學習中國傳統禮儀及品德,並於德育科課堂活動實踐所學之禮儀項目。中文科科主任及德育科科主任於九月十六日下午與中文大學項目支援人員梁振威先生進行會議,商討本年度如何落實將中國傳統禮儀及品德融入四年級中文科及德育科課堂內,推行中華禮儀品德習養,讓同學從小養成「敬誠謙和」的中華良好品德。初步計劃於十一月期間先以中文科《慈愛的媽媽》課文切入點,教授課文,並於德育課以清華大學中國禮學研究中心編寫之禮樂文明項目中級篇第六課「孝雙親」為延伸項目,教授學生如何從自身做起,於日常生活的行走坐臥、言談舉止間真正體現出孝之品德。
暑假期間由教育局統籌之工程項目已完成如下:
2020/2021開學安排及教務工作概況
依照教育局建議,本校按原先擬定的日期9月1日展開新學年,但基於目前疫情嚴重,所有面授課堂及校內活動將會暫停,期間本校會採用網上課堂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家中學習。學校於9月1日開學日進行網上開學禮,約30至45分鐘。完成開學禮後,班主任及中、英、數三科科任教師會與學生面談,講解功課要求及上課規矩等事宜。家長可一同參與開學禮,了解新學年有關網課的各項安排。9月2日開始,一至六年級由在校科任教師進行實時網課,時間是上午8:30至12:45。
嗇色園教與學提升小組於九月份舉行開放網上教學課之觀課,本校教師既參加了屬校之開放課,同時亦於9月22及25日分別開放了一節五年級常識課及二年級中文課,參加者共有15人次,觀課後,同日下午即舉行議課,無論是施教者或參與的教師均有所得益。
2020/2021年度為本校45周年紀念,將舉行各類活動以表誌慶。
教育局質素保證視學組於2020年10月14日(星期三)、16日(星期五)及19日(星期一)到校進行藝術教育學習領域重點視學。是次視學共進行了5次觀課、5次觀課後面談與及和不同持份者進行會會議,口頭匯報已於十月十九日完成,局方充分肯定本校在藝術教育學習領域範疇的表現,並給予正面評價,同時亦給予相關的改善建議,以便校方日後跟進,整體而言,學校在有關項目中表現理想。
本校為協助有需要學生配置合適的流動電腦裝置(包括iPad丶流動裝置安裝管理系統及基本配件等),以配合學校電子學習發展的需要。本校已參加2020-2021年度教育局提出的「自攜裝置」政策,進一步深化資訊科技教育,協助有需要的家長申請流動電腦裝置,為電子學習開啟了新篇章。
12月18日(星期五)下午二時三十分,本校舉行了新一屆家長教師會會員大會,因疫情關係本屆大會是採用視像形式進行,是次會議除了通過財務報告、新一年周年計劃外,亦同意各執委成員延任一年,以致會務可順利運作。
3月4日至9日上午進行了本年度嗇色園聯校學與教優化計劃開放課,本校共開放四教節,以五年級英文及六年級英文和數學科為主,並以電子學習作為主題,透過網上平台幫助學生學習,目的為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效能,讓屬校教師體會電子學習已為本校的課堂教學帶來新景象。參與是次活動達16人次。
1-6年級由3月15日開始輪流回校進行實體課。
進行《基本法》、國旗國歌法及法治教育教學規劃
5月3日(一)裘錦秋中學(元朗)一行9人於下午2:30到達本校,因該校剛於3月才陸續為全校安裝智能黑板,故此是次是到訪是希望聽取本校經驗,並透過介紹在不同學科使用電子白板的情況及推動BYOD的經驗,讓他們對電子學習有進一步的認識。
6月2日(三)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鄭安娜校長一行7人下午2時蒞臨本校,與本校進行電子學習交流,期間本校分享了安裝電子白板、使用POWERLESSON2的情況,讓他們親身體驗應用相關平台的優點並日後安裝電子白板時需要考慮的因素,透過是次交流,促進兩校相互溝通,為日後課程上的合作作出鋪墊。
7月7日假荃灣大會堂舉行聯校畢業典禮,本校畢業生共75人。當天除了頒發畢業證書外,也頒發了黃允畋獎學金、體藝及活動表現優異獎,整個過程依照防疫指引順利完成,畢業生也見雀躍。
英文科於7月13日及14日一連兩天舉行英文串字大賽。參與年級是一至六年級 (學生自由參加),參加人數共有 230人 (佔全校學生54%)。比賽形式由英語外籍老師於比賽前一個月左右邀請各班同學報名參加比賽,參加的同學會獲派發一張字詞表,所有字詞均為學生該年度學過的主要字詞。比賽分年級進行,每級各設一名冠軍及一名亞軍、進入最後回合的參賽者亦可獲豐富獎品以作鼓勵。我們同時也邀請參賽者的家長出席觀看比賽,支持自己的子女,讓同學更投入比賽。
本校一至六年學生由9月1日開始回復半天面授課,各級學生均遵照學校的防疫指引要求回校,復課以來各方面均見順利。至於四至六年級跨境學生則仍需利用網上實時廣播模式(ZOOM)進行學習。教職員方面則按照全日制模式按常回校。
教職員及學生接種疫苗概況:教學人員方面接種一針或以上的人數達到已達到92%,非教學人員則達94%。12歲以上有37.5%學生接種一針或以上疫苗。(截至2021年9月3日)
為了讓本校六年級學生及家長更加明白升中派位機制及荃灣及葵青區中學的特色,特邀5所同區中學校長到校主持「升中選校策略」講座,透過有關講座能促進學生、家長對自行階段的選校策略、收生準則及面試內容之的了解。
升讀小一的學童往往在適應新的學習模式及社群上遇到不少挑戰,香港教育大學本學年最新調查發現,只有2.5%受訪家長覺得子女對升小有完全足夠的預備。近九成半受訪家長認為在幫助子女升小時有壓力,更有超過五成受訪家長表示子女對升讀小一感到焦慮。有見及此,本校特意參加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並由香港教育大學推出為期兩年的「教大賽馬會升小銜接計劃」,幫助小一生銜接小學生活。該計劃每年向全港小學的小一生免費派發一系列共三套實證為本的「教大賽馬會升級資源套」,支援學童從三大範疇適應小學生活。家長可配合網上影片掌握資源套的教育原理及不同應用方法,在協助學童適應小一生活的同時,增進親子溝通與關係。
為推動國家安全教育,由荃灣區公民教育委員會及荃灣青年會,並由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協辦之荃城推廣國安法校園巡迴展覽於12月9日至12月15日在本校禮堂展出,大會並提供工作紙讓本校學生進行研習,答對題目之學生,均會獲頒獎品以茲鼓勵,此活動有助提升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認識。
為慶祝嗇色園創立一百周年,本校已於2021年12月11日(星期六)舉行「繽紛活動日」,內容包括展示有關嗇色園及本校教學特色的展板,由本校各科組為參與者提供獎品豐富且有趣的攤位遊戲及有獎問答遊戲,更有校園參觀及學生作品展示。由於防疫關係當天活動共分兩節:第一節11:00-13:00及第二節13:30-15:30,每節只招待已預約之坊眾及本校學生,每節200人。當天上午由梁校監、可風中學家教會主席石江先生及朱校長為各醒獅點晴儀式後,簡單而隆重的開幕儀式即告完成,活動隨即開始,是次參予活動的人數眾多,氣氛熱烈,有效強化坊眾對本校的認識。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84周年,為反思這場對近代中國發展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與及悼念死難同胞,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特向各中、小學提供「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南京大屠殺84周年學校悼念活動建議、歷史專題簡報,木校特於12月13日早上舉行全校性專題講座及悼念活動,讓師生體會及承傳中國軍民在艱苦困厄中所展現的共赴國難、守土衛國的堅毅和承擔精神 。
本校已於12月17日(星期五)晚上七時舉行了新一屆家長教師會會員大會,因疫情關係本屆大會是採用簡單而隆重的形式進行,是次會議除了通過財務報告、新一年周年計劃外,更進行親子遊戲及抽獎環節,使家長教師會會務逐步回復正軌。
由12份開始,本校午膳供應商「活力午餐」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安全衞生、健康及營養豐富的午膳,供學生訂購飯盒外攜回家食用。午膳飯盒不設水果供應,每天提供2款餐款,必須全月訂購,已參加「在校免費午膳」計劃並符合資格的學生共有108人,訂餐費用已獲豁免,不需繳費,未受惠「在校免費午膳」計劃的學生可自費訂餐也有47人,是由家長可自行決定。
有關農曆年假前之上課安排事宜
政府於1月11日宣布,全港小學、幼稚園和幼兒中心周五或之前暫停面授課堂和所有校內活動,直至農曆新年假期結束。因此,本校已安排學生由14/1至27/1期間以網上形式授課。
本校於2022年2月20日(星期日)上午八時正至下午一時正,舉行了一至六年級家長日,鑑於疫情並不穩定,故採用了實時視像方式(zoom)進行。當天家長如平日子女上網課方式登入各班zoom課內,於接見時間可以與班主任或科任進行實時對話。透過是次家長日使家長對學校的發展有更深入認識,並了解子女在過去半年的學習情況,以便下學期訂立更有效的管教方針,達到「終身學習,全人發展」的目標。
有關全港學校繼續暫停面授課堂事宜
鑑於疫情近日仍然非常嚴峻,教育局決定全港中小學、幼稚園和幼兒中心繼續暫停面授課堂和所有校內活動,由2月9日至3月6日止。因此,本校繼續安排學生以視像會議軟件(ZOOM)進行網課。另外,教育局同時決定本年度(2022)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學校無需進行小六下學期校內成績評核及呈報積分。因此,校方決定下學期六年級之「呈分試」會改為「學期試」,並依早前106通告所訂延後一星期進行(即24/3至29/3)。若屆時仍未能恢復面授課,是次一至五年級測驗及六年級學期試,會改為網上進行,而積分將不會計算至成績比重內。
「疫苗通行證」
「疫苗通行證」已於2022年2月24日實施。除獲豁免人士外,所有教職員、在校園內提供服務人士及訪客等,須出示至少已接種第一劑2019 冠狀病毒病疫苗的記錄,才可進入學校。所有由學校直接僱用的教學及非教學人員(本校教職員全部達標),若只接種了一劑疫苗,須在 2022 年 2 月24 日的八星期內(即 2022 年 4 月 21 日前)完成接種兩劑 2019 冠狀病毒病疫苗。有關措施在暫停面授課堂及學校假期期間仍會如常實施。上述「疫苗通行證」安排並不適用於學生,陪同學生到校接種疫苗或親身接種疫苗的家長或監護人可獲豁免提供「疫苗通行證」。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
「疫苗資助學校外展」(即醫生到校外展接種服務)學生接種疫苗的安排(科興「克爾來福」疫苗)本校已於2022年3月15日(星期二)安排學生回校接種科興「克爾來福」疫苗。並已安排於4月13安排接種第二針疫苗,無論是否在學校接種第一針疫苗,均可回校接種。
因應教育局最新的指引,本校安排特別假期由2022年3月7日起至4月19日止,並於4月20日回復上課安排。在特別假期期間,學校已為學生安排不同的假期功課,並籲請家長配合並督促子女溫習已任教之課程並完成假期功課,以免復課後跟不上進度。學校會把原定7、8月的暑假調整,於3月、4月期間放取別假期,而原定的暑假會延後放取,即本學年最後一個上課日由7月15日改為8月12日。其他相關安排:
教育局指出自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以來,學校一直按教育局發出的《學校健康指引》採取多項防疫措施,包括保持良好通風以確保學校環境的安全。鑑於疫情持續嚴峻,學校應提高警覺,並為校舍進行全面的通風檢測及在可行情況下盡快採取適切的優化措施,以保持校舍室內適當的通風,保障學生和教職員的健康。日前教育局工程組已完成本校的通風檢測並陸續跟進所需的優化措施。